军官(内场):
街垒中人你们仔细听
巴黎人仍沉睡未醒。
毫无希望,
毫无生机,
为何将生命抛弃?
安灼拉:
我们死亡,也要直面敌手
我们的生命要以鲜血交换。
公白飞:
让他们付出高昂的代价
古费拉克:
让他们为每个人偿还。
安灼拉:
让他人起来
代我们战斗
直到全世界自由!
(持续密集的枪声。马吕斯被打中。安灼拉牺牲在街垒的最高处。除受伤昏迷的马吕斯和冉阿让之外,街垒中所有人都牺牲了。冉阿让发现马吕斯还活着,背着他走进阴沟,试图逃生。
沙威攀越街垒,寻找冉阿让的尸体,没有找到。他想到冉阿让一定进了阴沟,于是去他必经的出口等候。)
英文歌词:The Final Battle
最后一战,唱词很少,而更多的是管弦乐下的战斗场景。
开头,管弦乐奏出“街垒”主题,一段长长的沉默,战士们向Gavroche致以最后哀悼。
接下来,是军官的“劝降”主题,在之前已经出现过,而当时,Enjolras和他的伙伴,用的是Red and Black的音乐主题回应,充满希望,明朗而高昂。这一次,则是孤独的抵抗,他们却沿用“劝降”的音乐主题作出反击。Enjolras、Combeferre、Courfeyrac的答话仿如鼓点,Enjolras最后的宣言则如同号角,战斗的悲壮在这里达到了顶峰。
曾经想象过无数次,这场惨烈的战斗和牺牲如何在舞台上表现。后来,在一个关于悲惨世界制作的影带里看到了这个片断的演出——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,因为这一幕实在是我不忍注视却又忍不住要注视的。
Enjolras倚在街垒上,抬起头,——“像是一只受惊的狮子把他的鬃毛散成光环”,唱出他最后的诗句——
Let others rise
To take our place
Until the earth is free!
在战斗的音乐主题中,Enjolras转身向上攀登,被击中,身边的朋友拉了他一把。接着,朋友(应该是Marius?)被击中,他回头一看,上到街垒的顶端,解下插在街垒上的红旗,挥动着……
枪声。音乐。
悲壮的旋律到达了高潮,飘扬着的红旗却从Enjolras手中滑落。两声枪响,Enjolras倒下……
过去, 我并不是很理解,为什么最后要让Enjolras在街垒顶上挥舞红旗,是为了向小说中的马白夫先生致敬?是为了给Enjolras营造一个悲壮的牺牲?无论如何,这似乎不是一个好领袖应有的举动。但仔细看过不少演绎的片断之后,渐渐欣赏起这个安排。一方面戏剧效果确实很好,另一方面,在前后短短的几十秒中,我们可以触及到Enjolras复杂的内心世界,理解Enjolras、Marius、Grantaire之间的情谊。
无疑,Enjolras一直是那么热烈地拥抱革命与斗争,也许他也很清楚战争的残酷,很清楚他们要付出的的代价,但当Gavroche这个孩子的死逼到面前时,那段长长的沉默,令人想到,他内心是否涌起一种负疚感。而目睹Marius被击中, 这个他曾经像兄长一般地激励过、安慰过的人,正被自己带入了死地,他便再也无法冷静,毅然决然地冲上街垒,在枪林弹雨中挥舞红旗,既是英勇的战斗激励,也是绝望中的自我牺牲。也许这时,他心中闪过的念头,就像Jean Valjean所唱的那样,If I die, Let me die。但不仅是对Marius,更是对他的所有战友。
虽然小说中Enjolras与Marius似乎只是友好的同路人,在音乐剧中却始终亲如兄弟,从ABC Cafe中的晓以大义,到Night of Anguish中的无言安慰,在战斗前夜,Enjolras将双手放在Marius肩头,劝他好好休息,在Second Attack,Enjolras又伸出双手,将自告奋勇去捡弹药的Marius一把拉回……Marius真是幸福得让人嫉妒,Jean Valjean不是他的父亲,却爱他有如父亲,Enjolras不是他的兄长,却又胜似兄长。
而Grantaire看到Enjolras倒下,也同样按捺不住,冲上街垒,在战斗中倒下。亦正如Dawn of Anguish中所唱的那样,If I die, I die with you。无论是小说中的携手赴难,还是音乐剧中的前赴后继,愤世嫉俗的酒鬼Grantaire的最后旅程,都那么令人动容。
枪声渐疏,舞台旋转,战士从容辗转于枪林弹雨之间,缓缓倒下。
枪声停息,舞台旋转,牺牲的战士一一倒卧在街垒上。
静寂中,一支双簧管,奏起了Bring him home的旋律。
Enjolras仰面躺在那面红旗上。黑暗中,一道白光照下来,雪白的衬衣,金灿灿的马甲,殷红的旗帜,特别引人注目,不远处,是小小的Gavroche的尸体……
这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段主题再现。在舞台上,这是一个寂寞凄凉同时又崇高神圣的场景。硝烟散去,为明天而战斗的人们却没有看到曙光。曾经高扬的旗帜,如今静默地低垂,激昂的歌声逝去,伴随着他们的只有这曲Bring Him Home。
没有歌声,没有言词,只有清冷的管乐,只有琴弦在轻轻拨动;没有激愤,没有痛楚,只有平静的哀伤。而在表面的平静之下,有感情的波澜在涌动,渐近高潮之处,包含着一丝难以体察的崇敬。
Bring Him Home,为什么是Bring Him Home呢?不管作者是有心,还是无意,我都觉得它是一个暗示——在这里,这无词的歌是一阕安魂曲,给他们寂寞的身影以安慰,向他们高贵的灵魂致以最后的敬意,引领他们走向圣洁的安宁。
(修改于2008.12)
近期评论